新闻动态
江南园林假山与中国诗画艺术
发布时间: 2013.04.10 | 浏览次数: | 来源: 江南园林假山

    The gardens with miniature rock landscape of the Southern Lower Yangtze River and the art of Chinese poetry and painting.

    江南园林假山,是自然山水、丘壑林泉的艺术再现,是大自然锦绣风光的缩影,它具有高雅优美的意境。当人们欣赏到一件件优美的作品时,会恍若置身于名山大川之中,使人联想到祖国壮丽河山的旖旎景色,蕴含着诗情画意之情。因此一个成功的作者,为提高园林假山的艺术造诣,必须身历名山大川,更多地领悟大自然的神工造化,熟悉历代山水画理的技法,以中国山水画的理论作为指导,精练中国山水画的布局和画面的意态。

    对于传统山水画的理论,更应注意师法造化,做到融会贯通。如唐代王维《山水画诀》中有:“山分八石,石有三方,平夷尖顶者为巅,峭峻相连者为岭,有穴者为岫,峭壁者为崖,悬石者为岩,形圆者为峦,络延者为川,二山夹道为壑。”这也是古人对自然界山石的定义。又如宋代画家郭熙在《画论》中载日:“山以水为血脉,以草木为毛发,以烟云为神彩;故山得水而活,得草木而华,得烟云而秀媚;水以山为面,以亭榭为眉目,以鱼钓为神情;故水得山而媚。”这些,都是前人对山水画理经验的精粹,可供堆筑园林假山者参考。

    江南园林假山是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巧妙结合,因此,它们的堆筑,与诗画、雕刻艺术一样,是源于自然,而又高于自然;源于生活,而又高于生活,所以它们是“无声的诗,立体的画”,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和创造性,体现了堆筑者对自然山水意境的认识和鉴赏,对自然山水有一个去粗取精,去伪存真的提炼过程,而不是照搬自然山水的做法。

    中国画的表现手法,有其民族传统的特点,其重要的一点.就是在于表现物象的风貌。中国山水画的“三远法”,既遵循透视上的基本法则与规律,又不拘泥于一定的范围,因此在园林叠山中,它同样是表现山水艺术情趣的一种重要手法。

    “三远法”最早于宋代郭熙的山水画论《林泉高致》:“山有三远,自山下而仰视山巅谓之高远,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,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......高远之势兀突,深远之意重迭,平远之意冲融而缥缥缈缈。”这种手法的应用,在园林假山的堆筑上,有它可取之处.但亦有它的局限性。

    画,可在一定的尺幅上表现具体的艺术形象;假山,是在一定领略内,表现立体形式的观赏艺术品。所以,无论是平面的画,或立体的假山,都限于一个具体的形象,有一定的局限性。而诗的艺术.是表现见不到物体的具体形象,它的特点是可突破画面和地域的局限,从古今上下、纵横驰骋地把美的抒情、画意,推得更深远,更广博,把一幅自然山水景色,掩映成美丽的画卷。用诗句恰当地为峰、峦命名,既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,又增添铿锵诗韵,还可扩展意境。如李白《望庐山瀑布》诗中写道:“日照香炉生紫烟,遥看瀑布挂前川。飞流直下三干尺,疑是银河落九天。”已成千古绝句。

    根据中国国画理论,名山大川的佳景和历代名人的山水画页,都是创作园林假山的良好题材。因此,必须探索引用山水画的理论,以取舍和引伸作为堆筑园林假山的借鉴。在自然界里,有山之处常有水,所以有远山时,常用远水来衬托;有近山时,则用近水缀饰。在堆筑假山中安置远山,更要仔细构思,逼近真实。如是平远山水的布局,则既要概括远山的形象,又要衬托出远水气势,这就不同于国画。并且还要考虑到整个山水园的布局关系,不能随意增添或减少山石;若不考虑布局,山石过多,则现臃肿,过少,就显得单调。所以,山石堆叠要做到恰如布局的要求。山路,要显得曲折、隐现,使人有寻幽探奇之感。要堆置造型优美、意趣盎然、富有诗情画意的园林假山,必须是具有高度艺术修养的堆筑者,亦就是人们常说的必须“胸有丘壑”,掌握熟练的堆叠技法和创作规律,根据不同景象,有虚有实,远近、高低、曲直配合有致,互相呼应,突出意境,堆置出高雅自然的“城市山林”景观。

    山水园中堆置假山,不但与诗、书、画有关,而且与制作山水盆景也是同出一源。古人云:“尺幅千里,此画家的玄机,令拳石寸树有别一洞天之致,千壑万邱之形,不知对此能令人物外否?”在堆置园林假山时,也可运用春、夏秋、冬时令变化的山容、山气、山情、山骨,和晨、昏、阴、晴的天象变化,确定意境,再进行创作。

    所谓山水,亦即是山和水的密切关系:在自然生态的规律中,曾有“水随山转,山因水活”的说法,有山必有水,已得到普遍的公认。叠山无水不成景,水,给人以清凉活泼之感,水有倒影,可以扩大空间,“登山则情满于山”,它能给人以深远意境的联想,使人有身临其间的感受。“观海则意溢于海”,它能给人以浩瀚滔天的感觉,使人有心旷神怡的情趣。所以,堆筑园林假山对水的应用与合理安排,更可增加其活力和流动感,体现“小中见大”。小中见大,是制作山水盆景的首要关键,在构筑山水园中,也是关键。如造园界人士常说的“尺幅千里,缩龙成寸”,也就是这个意思。

    造园堆置假山和制作山水盆景,是同出一辙。要想达到较高的艺术境界,选石必须掌握三个统一的规律:

    ①石种要统一。切忌用太湖石黄石混堆。在苏州园林中,就有不少不太理想的堆筑之处,如有名的拙政园内部假山,并不完全是最佳作品,很多地方就是用两个石种混合堆成。中花园经过多次改造,现已日趋统一,可西花园内还有两种石块夹堆的假山,至今仍未改动。因此,拙政园虽是全国四大名园之一,但假山并不都是最佳作品,有人评论它是杂乱无章的败笔,并非投有依据。反之,苏州环秀山庄的湖石假山,却得到国内外的普遍赞扬。

    ②石料纹理要统一。假山选石,湖石以瘦、漏、皱、透为特色。在施工时,要按石料纹理,即竖纹、横纹、斜纹、粗纹和细纹等。堆叠时,要纹理向同一方向。即是直向与直向、斜向与斜向、横向与横向,粗对粗、细对细,石块大小也要适宜。这样,按纹理叠成的假山,既可以使人感到整座假山浑然一体统一协调,不会产生杂乱无章和支离破碎的感觉;又可以使人感到山体、余脉,有向纵横、上下的延伸感,似乎视觉范围扩大,给人产生“小中见大”的错觉。

    只要能按照这两个统一,再运用对比、呼应的手法叠置的假山,就会具有和谐的自然美。

    ③石色要统一。在同一石种中,颜色往往是有深有浅。因此,在施工中,应尽量注意选石,力求色彩协调和一致,不要差别太大。如违背色彩统一这一点,想通过石色幅度悬殊的对比,以表现自己的“独特风格”,结果会适得其反。因这种对比,是不可能达到整体上的和谐统一,最后以失败告终。

    中国山水园林和山水盆景,是孪生姐妹。中国造园运用手法很多,其中最关键的是对比手法。所谓对比手法,就是造园学上的辩证关系,对立与统一的关系,归纳为以下八种:即曲与直、高与低、大与小、远与近、疏与密、明与暗、虚与实、隐与现。造园者如能对以上辩证关系真正领会和运用,就能得心应手,创造出最优美的园林景观。若能将这些手法融会贯通,运用在园林假山的堆筑上,同样也能创造出巧夺天工的作品。

    江南山水园林能以小胜大,以少胜多,以简胜繁,就是运用这些手法的结果。所以,在这里要着重提出堆筑园林假山的要领问题。所谓要领,首先是曲与直。人们常以“曲径通幽,引人入胜”来称赞园林的美,美就美在“曲线”上,不管是造园,或是绘画,或制作盆景,都应力求避免平铺的呆板,必须掌握“曲线”这个美的要领,不曲不美,不曲不幽,不曲也就不成其为盆景(或园林艺术)。在园林中,还有曲桥、曲廊、曲径、曲墙,这些曲都是为了美,因此在制作山水盆景时,必须掌握破“直”取“曲”;则在堆山叠石时,也必须掌握“直”少“曲”多。每一座假山的堆叠,要注意高与低、前与后,这些因素,既对立,又统一;一座园林假山的成功之作,是在于它有远有近,有大有小,有高有低,层次分明,意境和谐,形成自然山林的缩影。

地址1:江苏省宜兴市万石镇华东石材市场7区-蓝天园艺
地址2:宜兴市万石镇农业银行对面-桃源景观      联系电话: +86-0510-87848220

Copyright ? 2009 版权所有:桃源景观 All Rights Reserved. 苏ICP备09028472号-1